【邹平市技能人才宣传月】优秀技能人才事迹展播|烈焰铸就的革新者——记“渤海英才·企业优秀人才”焦培勇

发布人: 邹平人才网
发布时间:2025/10/10
浏览量:

【邹平市技能人才宣传月】优秀技能人才事迹展播|烈焰铸就的革新者

 

——记“渤海英才·企业优秀人才”焦培勇

 

焦培勇是山东创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精湛的熔铸专家,凭借多年深耕行业的丰富经验,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中的标杆人物。2024年,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突破传统工艺局限,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,不仅实现了产能的跨越式提升,更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为推动滨州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一、熔炉旁的革命

去年冬天,焦培勇带领技术团队展开了4系合金工艺攻坚战。他经过反复调试,最终确定关键精密参数,此研究成果为4系合金生产提供了重要指导。这不仅大幅提升了新产品开发合格率,更达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。

 


焦培勇深入生产车间,实地查看设备运行情况,与技术团队共同分析关键参数

 

最令人称道的是那台“会思考”的喂丝设备。这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设备配备了先进的报警系统,通过与铸造机系统无缝连接,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预设工艺参数,彻底规避了人工计算可能产生的误差。原先需要专人盯守的钛硼丝添加工序,现在通过闪着蓝光的传感器自动校准,喂丝速率严格遵循SOP参数设定执行。当出现卡顿或单支速度异常时,系统会立即报警并自动调节进行差值补偿,极大地降低了喂丝失误率。当这台设备首次完成全自动补给时,监控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。这项改造不仅实现了喂丝工序的完全自动化,将原先传统实时检查的岗位彻底取消,更因其卓越的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,被兄弟车间争相效仿,成为滨州铝业智能改造的标杆项目。


焦培勇现场听取技术人员关于生产工艺的汇报,就铝棒尺寸公差提出改进要求

二、锯切间的交响曲

在熔铸加工车间里,锯切设备运转的韵律声中蕴含着焦培勇对工艺的执着追求。在全面分析评估现有设备产能和人力需求后,团队针对客户需求引进了整套自动化加工系统,同时配套集成了智能堆垛和捆扎装置。在新设备调试阶段,他带领团队反复优化空间布局,经过多轮方案调整,终于实现了机械臂运行轨迹的最优配置。现在,整个生产线展现着工业自动化与精密加工的完美融合:银亮的铝锭被整齐分割,智能机械装置流畅衔接作业,捆扎工序精准高效地完成。这次技术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,还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,更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化改造有效规避了传统人工操作中的质量风险。


焦培勇在质检区仔细查看新下线的铝合金铸棒,逐一检查铸棒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

焦培勇带领技术团队经过持续的技术探索,在7系合金脱膜工艺上实现了质的飞跃。经过三个月的集中攻关,团队成功攻克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工艺难题,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这项创新成果不仅体现了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,更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。在项目总结会上,焦培勇特别指出“质量提升是集体作品”,将成果归功于工艺改进小组与一线操作工的协同攻关。目前,这项创新工艺已被正式纳入标准化作业流程,成为车间质量管控的新基准。

三、绿色智造的追光者

2024年5月22日,焦培勇站在车间电表前,满怀期待地见证着第一度光伏电力成功并入生产电网的历史性时刻。这个被工友们亲切称为“晒日光浴”的绿色能源项目,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开花结果。更令人称道的是,焦培勇将清洁能源优先供给生产线上能耗最高的关键设备,这种智能化的能源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,更因其创新性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可,成为集团推广的示范案例。

在试验车间,那些标着ZY04、AHS-2等神秘代号的合金锭,记录着焦培勇团队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的日夜。实验车间紧盯科技前沿阵地,有序进行试生产工作,成功研发了ZY04、AHS-2、AlSi10Mg、S6R3、7T08等特殊牌号的新材料。某次为确定AlSi10Mg的固相线温度,他们反复试验,最终在多次取样后找到了完美结晶。通过持续攻关,团队不仅摸索出成功的铸造温度、固相线温度等关键参数,还优化了铸造工艺和均质参数,大大提升了行业竞争水平。如今这些特种材料通过持续工艺优化,其性能参数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,为高端制造提供了更优质的材料选择。

焦培勇始终认为,材料性能的提升绝非简单的参数突破,而是系统性的工艺革新。正如他常说的“真正的创新要像铝合金,既有强度,又要有延展性”,这种理念指导着他的技术研发和团队管理——在严格标准化操作的同时,鼓励工程师在材料配比、热处理等环节创新。“好材料要经得起极端环境的考验,好技术也要在稳定性和创新性之间找到平衡点”,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让他在铝合金铸造研发领域始终保持着一线技术人员的实干本色。


上一篇: